上韓語課:Bucheon Migrant Worker's House

停滯了很久的韓語學習,在開始工作之後實在很難"有系統的"復甦。一來MAINs的韓文課已經開跑到第二學期尾端了,依我程度是跟不上的;二來一般大學附設的語學堂或補習班,價格貴上課時間又密集,很少有純假日班。

幸好很順利地,Ji剛好是九老區一處移工中心的語言課老師,我正好能按照原先在台灣時想的計畫,來到富川驛的Migrant Worker's House跟其他人一塊兒學。Bucheon位於九老區西南側,原先以為會是個看起來工廠林立的地方,一到了沒想到整座車站牢牢的跟地下街、地上商場結合。就算離開了首爾特別市,一出了場站一樣是高樓林立人來人往啊。到目前為止我造訪過的市郊區,只有我工作的地點Onsu還有點鄉村景緻。

今天和上週日認識的Migrant Worker's House工作人員P約在Bucheon見面。P是緬甸人,在雙方共通語言僅有韓文的情況下,我們兩個像鬼打牆一樣,從早上10:00在同一個車站裡找不到對方,一直到10:30課都開始了,我才透過韓國路人和他溝通、碰到面。
來到他們的移工中心我真是訝異!像這樣的服務,在台灣我只看過NGO人員辛苦自撐的、或移工們自我組織的,但在首爾,這樣的移工中心可是地區性的分布呢。一進到那中心,每個樓層都好多人來往穿梭、或坐在中間公共空間聊天休息。行政辦公室裡各式各樣國籍的工作人員穿梭忙碌著,一下子這邊要開會、那邊要發課程意見的問卷調查。我因為時間太趕了,還沒參加語言分班測驗就先去上了課。上午10:30-12:00上的是最基礎的가나다班,下午1:00-2:30是基礎班。每逢週日上、下午,這棟樓裡同時進行的課程有가나다、基礎、初級、中級、高級班、電腦課,跆拳道等等同時在跑,這樣的規模真是令我難以想像。

課堂上大部分是中國人、柬埔寨人,巴基斯坦、阿富汗人也不少。越、泰、印尼的朋友則人數零星。我也遇到幾位是嫁來的大陸配偶一同在此上課。因為上、下午的課中間,還卡了個午飯的空檔,所以中心固定會提供午餐讓大家一起吃。每週日下午似乎固定有開放免費看診時間。每項服務人都很多,我在中間穿梭來穿梭去,偶爾跟不認識的人閒聊。剛到課堂上時大家聽到我是台灣來的都很訝異,下課時幾位大陸的朋友還圍著我說:「啊...那也難怪...台灣最近經濟真的這麼差啊...」。

班上的大家幾乎程度都比我好,聽著老師全韓文方式授課還不大習慣,轉換身分後,開始可以感受到那種在異鄉被迫開始用完全陌生的語言教授語言的感覺。聽不懂只能對著老師傻笑搖頭,老師看起來幽默風趣,但他到底一邊比手劃腳在講些什麼?開些什麼玩笑?無從掌握也不知道。在外面公共空間拿起各國語言版的手冊,沒想到一翻開都是韓文(後來仔細看,他們排版是採用左-右邊韓-中/阿/蒙/印..等國對照),牆壁海報也都是,就算最近迷上了韓劇也忍不住心裡小翻騰、抓狂一番...啊....失語的悲哀。

要是不能用英文呢?要是遇不到可講中文或講英文的人呢?總習慣在招呼語之後依賴著英語溝通...老是貪圖自己方便同時,就算住在這兒一個月過去了,韓文也沒多少長進。我必須戒掉對原有語言的依賴...才會真正開始認真學學韓文吧...。


p.s. 為什麼在台灣要有個公營的移工中心是這麼困難呢?至少在這個移工中心裡,我看到了很多因為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尊重,才能露出的笑臉。

1 意見:

KatieC 提到...

後記:後來才知道,這些看似是公營的移工服務中心,其實是各地區自營的NGO,大部分相當進步,但近年來這些營運大多需仰賴公部門的資金與韓國勞工運動團體的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