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Left Word - Made in India

我想把這篇獻給我在印度的朋友們,以及將有機會去印度旅行的人,作個另類的遊逛參考。

來到ARENA工作後,因為工作內容很大一部分是在閱讀,尤其是補足我對於拉丁美洲所知的破碎與種種不足,
所以我的好同事Bono就介紹我一些拉美的書籍。聖公會大學資源絕對不像台大那樣多而充沛,很多英文書都是Bono從印度帶回來的。那,有什麼好稀奇咧?!

印度印書業很發達,所以他說他常可以在新德里的書攤市集裡趴在地上翻找,找到一堆新的好物,一本只要美金5-6塊。Left word這出版社,書如其名,專門出一些Leftist的好書,其實很多書原先是耳熟能詳那幾個大出版社,如Cambridge, Verso之流,但是印度出版社得到版權後出了印度版,平平是拿原版書,價格可是可親許多啊!

像拉美方面,稍微分享一下我現在在看她們的其中一本有趣書,封面很好笑又充滿印度式華麗魅奇風格,乍看以為是電影小說劇本之類的。這作者Tariq Ali是New Left Review成員,同時是活躍的劇作家/評論家。書名是Pirate of the Carribbean: Axis of Hope(台灣有些圖書館好像有)。
(這本書用字辛辣、過癮,論證過程又舉政歷歷、豐厚得很。他採用了相當程度的一手資料,分析拉美現在與未來,扮演開拓角色的三個關鍵性新/舊星:Hugo Chavez,Fidel Castro, Evo Morales。歷史縱深與廣度、文字流暢性極佳的政治經濟學軟讀物,雖然對我這歷史地理都很糟糕的人而言,讀來實在很硬...)

其他還有些拉美書,光書名就有趣,就甭提作者啦。
像是...什麼《Bush in Babylon: The recolonisation of Iraq》、《Dispatches from Latin America: Experiments against neolibralism》...啦啦啦族繁不及備載。







有興趣看看這出版社還有些什麼的話,請按這裡

上工第一週:閒裡偷忙

上工第一天,小小的辦公室與滿牆的書,一個長型的討論大桌,一桌堆滿各式茶葉&咖啡的茶几,幾台略舊電腦、一部據說年紀只比我小一點的印表機和兩張軟沙發,就這麼構成ARENA辦公室(難怪我一來就很有親切感,實在很像公館啊)。

Francis(ARENA目前的Executive Director)開始跟我討論工作與安頓事宜,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妳想要上幾天班?」我愣了一下,他解釋道,在這邊目前是一位全職一位兼職(只不過這位勤奮的兼職也自動天天報到)。全職基本上是五天,但我可以兼職狀態,選擇彈性的天數3-4天來上班。我便規劃了四天上班一天假,這天假可以讓我用作旁聽一些MAINs(註1)的課程或其他自己的事。雖然從開學至今,MAINs的課程進度已經跑了一半以上了,但我仍很厚臉皮的央求兩門熱門課來旁聽,一門是風趣的大馬教授Andrew Aeria開的Democracy in Asia,另一個則是聖公會大學社會科學系老師Cho Hee-yeon的「韓國社會及其變遷」。至於安頓,包括辦新手機、找住處、籌家具、保險、弄網路...林林總總已經在來韓第一週安頓完畢了,他們大大驚訝於我的安頓神速與獨立(當然,這獨立的基礎是建立在對其他人的依賴之上-__-!!)

工作內容還有方式都十分自由,Francis希望我能在擁有極大自由&討論空間的狀況下,依我的興趣作一些想作的事、並學學韓文(目前是一片死水狀態=.=),盡情享受韓國生活:P所以在這裡的一個禮拜,我所作的工作大多時候不太有時效壓力,主要是閱讀、整理一些拉丁美洲相關研究,並著手研擬我的韓國NGOs參訪計畫。但反觀我的兩位同事就處於忙翻天的狀態:Jiyoung忙著準備 10月2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People's Global Action on Migration, Development and Human Rights" (PGA)(註2)的資料。另外其他人則為了11月10-12日將在尼泊爾舉辦的會議"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on Democracy, Development and Peace"(註3)忙得不可開交。夾在中間的我,除了在沒有短期期時效壓力之下念些拉美文獻資料、擬些proposal以外,顯得有點清閒,所以就盡量找些忙來幫,例如幫忙校對其他在韓國的外籍姐妹將在PGA大會上發表的英文稿。

我被指派的工作主要有二,辦公室目前有兩位program officer--Jiyoung & Bono.我的興趣恰好跟她們目前正分別著手負責的「婚姻移民&公民權」、「拉美與亞洲交流」相合,所以將投入協助她們的program。每週二下午固定是我們的辦公室討論時間。所以上班第一天,我就草擬一份簡單的proposal,預備週二跟大家報告、討論我自己的韓國NGOs/Activist study visit計畫進度&如何進行。

在這裡,工作氣氛很有趣。由於人丁稀少,大家似乎生活連結得很緊密。中午午餐除了我們四人以外,來自馬來西亞社會學與發展研究的教授Andrew也會和我們一塊兒吃。晚餐我也常常和J,B一同吃晚飯、回家。若要說在這裡生活的壓力何在,目前明顯感受到的,並非來自工作本身給我的壓力,反而是生活裡看似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首先是韓語能力實在是不足得很啊,生活中點菜、購物處處得用韓文,每天總會預到一兩個要跟我問路的韓國人(被誤認的credits持續增加ing),但每天工作完下班就累癱的我暫時還沒找到時間加強韓文。其次是大家愉快的午餐時間反而是我的壓力來源,Andrew總是為大家帶來很多關於西亞&東南亞政治經濟消息:ex.巴基斯坦、緬甸、寮國、東帝汶、印度的新鮮事、馬來西亞目前執政黨光明正大施行種族歧視、如何看待亞洲新一波金融危機...等等,大家就開始七嘴八舌地回應起來,這時候一方面深刻感受到自己原先對於「另一片亞洲」的所知是有多麼不足,一面又佩服這裡的大家是如何「生活在亞洲裡」。



註1: 聖公會大學的MAINs program (Master of Arts in Inter-Asia NGO Studies)是個超年輕的碩士學程研究,2007年二月開辦,主要由聖公會大學亞際NGO研究與ARENA共同策劃。這個地方強調multidisplinary的學術-行動訓練,來自亞洲四面八方不同國家的學生一同琢磨學術與行動之間的鏈結關係,議題的操作上比較偏重亞洲國際關係的當代社會變遷議題。參考網址:mains

註2: People's Global Action on Migration主要目的是與同時間在馬尼拉舉辦的第二屆Global Forum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GFMD)分庭抗禮,二手報導容後再述。詳細資料可參見這個網頁

註3.這個會議是由亞洲四個不同組織合辦,包括LDC Watch(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Watch)、尼泊爾團體南亞根除貧窮聯盟SAAPE(South Asian Alliance for Poverty Eradication )、ARENA(Asian Regional Exchange of New Alternatives)與韓國民主基金會(Korea Democratic Foundation)共同舉辦。

小記Project8的攝影展--Beyond Border:Develope Her Sights




這是一群年輕女性主義業餘攝影師共同創作的攝影展。
剛來的第二天就被韓國朋友們邀去參加這展。

這個攝影展可是特標榜女性主義。聽到女性主義是什麼感覺?
想來是既澀又苦、不好吞嚥吧?!

展覽地點就在以蓬勃藝術活力知名的弘毅大學附近藝廊,八個年輕女生得到韓國最大網路購物公司G-market贊助。我們一行人風塵僕僕從安國站趕來,剎時發現展覽事實上無所不在,就連踏入展場的開端,那些關於展覽場景的種種設定、路人的互動,都自然而然成了這展的一部分。六、七個女生站在涼風颼颼的展場入口,圍了一小圈,酷勁十足在抽著菸。另外一旁剛來的我們,要下去之前,我的朋友說得先讓她喘口氣,抽根菸再下樓吧。稍遠一旁就是個全家便利商店,門口擺了一堆桌椅,自然也就有些阿揪西坐在那邊。斜眼看著我們,嚷嚷了幾聲我聽不懂的韓文,我彷彿看到一群成年版的不良少女在被家長們碎念。

大家陸陸續續下了樓梯,參展的攝影師之一用極流利的英文向我介紹。她目前正在韓國性別平等部下屬組織Center for Women's Human Rights工作,例如這天裡我遇到的排班策展人有在舞團跳舞、還有一位是個"女性主義物理治療師",哈哈!

照片我拍得不多,所以只能放有限的幾幅概略介紹。這介紹是從韓文題目說文解字開始。這展名字是경게:그녀들의시선,경게有二意,其一是邊界(border),其二是交叉、跨界;後面那幾個字是「她的視界」。故事的開場以偶像馬賽克為始,八個攝影師各自為心目中最偉大的女性拍照,共同組成這些溫暖奇(歧)異的視界。



接著,兩幅大型藝術照般人像垂掛成牆,一幅是女主角手持小摺扇,身著嫵媚妖嬈的改良式旗袍。另一幅則是個率性清秀男孩模樣。繞經這兩幅畫的背面,就會發現這兩幅的女/非女(?)主角都顛倒了性別。比對這兩幅照,可完全看不出模特兒是同一人。"Gender is nothing"。的確,身體和心靈當然可以是彈性的假設&match ,Gender is nothing,是誰/什麼讓我們綑住了自己?

然後我們走到一個精緻的木盒子前面,題為欲望。大木盒裡面放了六、七個不同尺寸的小木盒,就像俄羅斯娃娃般層層疊疊,然後裡頭各放了不同照片,照片裡的主角都是同一對姐妹,照片背後則寫了不同的話。一張照片上寫道:「有時,我真想變成妳。」、一張寫道:「我恨不得吃了妳!」、又一張大概是「我想就這麼一直抱著妳」之類的。這些共同訴說的,是姐妹之間的情感與欲望。我很喜歡這個主題,除了傳統常見的兩性之戰以外,鮮少看到處理姐妹之間情感這般,被輕輕咬了一口,知覺卻直達心坎兒的真切作品。

又後來,一處換裝區,裡頭各式各樣的扮裝道具,基於Gender is Nothing,這個角落馬上成了實驗場地,上演的是與觀展眾互動參與的實境演出作品。我跟小八在裡頭玩得不亦樂乎。小八成了甜美的小丸子,還戴了彩色AFRO頭。




上面右手邊這系列作品,名為"Cover_play"。誰能成為Cover?這組圖橫衝直撞地大膽挑出日常社會/生活裡,那些永遠僅能存在大家心裡,或不被允許的os作為cover。從右到左是陰唇、正抽著菸的紅唇,以及一張不符人體工學卻總成為焦點的糟糕cover。讓不能作為封面的,成為焦點;讓老是壓迫著我們身體的封面,就在此撕裂。朋友O說,在韓國,處處可見男性抽菸,但這儼然成為男性專屬特權,像她們這樣的"年輕""女性",抽菸也能是一種抵抗的實踐。

最後要介紹的這組作品是組經過數位編輯過的作品,我最喜歡這組。猶記當初在準備要到韓國之前,為了能多了解韓國時事一點,每天在看的就是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之類的中文版。每每總為報紙評論與報導立場的極端保守而非常不爽。這作品忠實表達了承受媒體/宗教霸權暴力下的那些受壓迫苦楚與不滿。兩幅照乍看下似乎是鬼片宣傳海報(?),身著白衣的全身半透明女性,站在馬路中央任憑車水馬龍,在世而獨立。左邊那幅的背景右上角的字樣是「朝鮮日報」報社大樓的霓虹燈看板閃爍。右邊那幅一堆十字架漂浮象徵教堂處處,屬於性少數的人們活在南韓,就如半透明的女鬼一樣,到處存在,只是看不見。





http://cafe.naver.com/project8

初訪ARENA- 楓紅小丘‧廢鐵道與鐵皮屋外的野餐



Oct. 16,
從首爾市區坐電車跨越霧氣漫天的漢江大橋,地景開始有些改變,沿著江邊都是成串的高層住宅。大型工廠、巨大的集合式住宅,接著越來越多那些沒經過"現代化"與"都市設計"壓模的半郊半城區矮房片片,綠蔭、黃土地咻咻咻掃過窗前。

我從合井驛在新道林轉了線、再坐到聖公會大學所在地溫水驛,全程加上步行距離大概得耗上近一個小時通勤。到站了以後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走向一堆工廠。後來好不容易找到聖公會大學,斑馬線上一個大眼嬌小女孩很誇張地瞧著我們猛看,果然是Jiyoung,我們就在馬路上就地相認了。

ARENA的辦公室是一棟集合了四個機構的迷你摩登款鐵皮屋。1F(其實是半B1)有東亞研究中心,2樓則是社會福利方面的研究機構;3樓主要是民主與社會運動研究中心,以一面書牆相隔,框了一個不到十坪左右的辦公室,就是ARENA所在地。ARENA目前的兩個全職/兼職工作人員分別是來自印度的Bono與目前在念NGO studies的Jiyoung。兩人一高一矮,非常善於說笑的一群開朗人物。

過去的ARENA似乎是以三年為一期,同時運作、推動不同program進行。目前ARENA主要有六個program,包括亞洲洲際NGO研究碩士學程(Master of Arts in Inter-Asia NGO Studies ,MAINS)、婚姻移民在亞洲(Marriage Migration in Asia)、人權與和平(Human Rights to Peace)、(打造)亞洲-拉丁美洲平台、種族與霸權議題在亞洲(Race and Hegemony in Asia)。每個部份都由一個專職人員或多位一同負責(畢竟人丁稀少)。

我將協助兩個program,第一順位是我非常喜歡的部分,但Bono說也是目前最有開發潛力(換言之最沒動靜)的部分--亞洲-拉美交流。第二順位其實也很有興趣,就是移民/公民權相關議題。悠閒的喝了菊花茶之後,極瘦的Bono直喊肚子餓,他們問我們願不願意步行10-15分鐘去吃頓飯?我不假思索地說好啊。這趟奇妙的午餐旅程就開始了。

經過一連串沒鋪好柏油的砂石飄飄漫長街巷,好多巨型砂石車來往穿梭著。另一面則是令人暈頭的灰石圍牆。走到差不多十分鐘時,左右兩旁的景色是一片荒蕪:工廠,工廠,空地,工廠。然後...出現一道廢棄的田間鐵軌,有點可愛。轉個彎繞入一片荒草堆。我小納悶了一下...這兒要是在台灣大概頂多出現山產店吧。哪有什麼吃的呀?沒想到大驚奇正在後頭。

寧靜的樹林裡,清風徐來,好多人聲嘈而不雜。不同桌的客人各自圍圈圈坐在低矮木平臺上,平臺上各鋪有藤蓆,老闆娘引領我們到某個林子下無棚遮蔽的木平臺前,隨手鋪了張蓆子要我們坐著。接著遞上一塊白鐵桌子。沒錯,就是一手輕輕遞上!我們的林間野餐就完成了基本鋪設。

席間料理正如來到這裡後的每一餐,都異常豐盛,超多辣不溜丟的side dishes,還有一大盆辣雞肉湯供我們淋。衛生紙提供拭淚,冰開水供我們澆澆嘴裡的火。坐在林間說說各種rude阿揪西的笑話,好不愉快。飯後更驚奇的是,為了抄捷徑回到學校,我們就在飯後翻越了一座小山,沿途景色還有小山丘裡的基地
真是無敵讚。

沿著鐵軌走了一陣子,稍稍爬點小坡,就到了另一個山丘上的林間,據說是大家沉思(苦思?)&休息的好地點,未來計畫要再掛上美妙的吊床。結束了這天的拜訪,真是相當期待未來一年和她們共事相處的日子。





安置週速寫:昂貴的陽光‧辣美食與酒‧rude阿揪西文化




13日晚上十點飛機一抵達,多達兩大箱三大包的行李夢靨就壓得我們半死。原以為三頻手機在這裡可用,沒想到得要完全換成CDMA系統的手機才行,所以又焦慮地擔心怎麼打給Joohee。喔,說真的,真是很感謝eno&小芭,要不是妳們介紹Joohee給我認識,我不可能在還沒開始正式工作前,就能適應迅速又多彩多姿呀。

以下就稍微速記幾樣印象深刻的:

"In Seoul, sunshine is really expensive."

剛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J家等待接駁到新住處,我住在合井站附近的住宅區,房子幾乎都是半仿歐折衷式的"필라(發音很類似Villa)"。磚牆外表,樓高大約不超過三層,但大概都從地下0.5層開始建,於是住在B1的只會擁有半扇窗,走道陰暗。每個單元很簡單(至少我住的地方是如此),一棟三層樓,每層兩戶共用一樓梯。一打開大門就是廚房,然後就直接通往一大房或一小房。我的房間約莫不超過1.5坪,除了一床棉被空無一物,幸運的是我擁有一扇窗,我們盯著那扇窗,住在地下室的J說,"In Seoul, sunshine is really expensive, you're so lucky with owing that."若是住在連鎖管理的考試院裡,這種規格一般市價至少需台幣八千,卻還不一定見天日呢。首爾租屋難,難於上青天。由於租屋押金並沒有規範兩個月或多久,基本上是十倍租金或更多,押金越多,租金越有議價空間,完完全全是為房東服務的租賃市場。有些朋友自己在外面租個小套房,我算了算押金幾乎是二十多萬台幣上下;租了一整個公寓的,一次預繳租金押金兩年,竟然可達台幣近兩百萬,我建議她們乾脆來台灣非台北地區置產。





中帶,夜不離酒

這裡餐餐是辣不溜丟的紅色系菜肴,新鮮大量的海鮮。湯湯水水加上大份量,真是嗜辣者的天堂。雖然我還可以吃小辣到中辣,但是餐餐辣味滿點,讓虛熱體質沒口福的我,沒兩天嘴巴就燒燙燙得挖了幾個洞。所以我大部分時候若沒跟朋友們出去吃飯,就會買菜在家自己作清淡的無辣料理,養一養嘴巴的洞,好準備再去被大辣鑽個幾口。

除了姐姐妹妹們都很能吃辣以外,大家也都很愛跳舞。聽同事說,首爾充斥著很多各式各樣的舞團,大家幾乎都會去參加看看。Ji參加了Pop dance& Jazz,另外還有一群朋友的舞團就叫做"Swing Girls"。托Joohee的福,我住的地方不僅是通往東西南北各線的樞紐位置、租金異常便宜(跟一個弘大學生share一個公寓單位住)以外,這地方最有名氣的在於它是數一數二的Bar天堂,各式各樣的小酒館啊、餐廳充斥。剛來的一個禮拜安頓期裡,大概就是白天東奔西跑花很多時間走路,就為了買到幾顆轉接頭或書架,晚上就在附近店裡輪流吃吃喝喝,各個酒量驚人啊!



到處都是阿揪西的公共空

剛到達首爾時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公共空間裡遍佈優游自在的阿揪西(아저씨)們。首爾有不少好的公共空間,大家看起來也十分善用這些公共空間。7-11、Family mart前幾乎都會擺有大量椅子桌子,光顧的也不少;第一天到的時候就看到7-11前面滿佈或坐或站或仰或臥...各式姿態的阿揪西,有一位最令我驚恐,因為她把背貼在短椅子上,但雙腳幾乎是垂直貼在涼亭柱子旁邊,十足率性倒臥成一個"L"word(只可惜我膽子小,沒照下來這位酷伯)。著名景點仁寺洞旁邊的古蹟--塔谷公園裡更是遍布年齡層廣達40-70多歲的大叔們,這個傳統式樣的公園裡,男廁:女廁比例甚至達到9:2之譜。清溪川旁散步的人就比較雜異一點,但公共空間裡無處不在、且對旁人(我想特別是女性)視若無睹的的中年男性父權文化實在濃厚。




為什麼令我印象這麼深刻呢?因為我們遇到了不少"rude 阿揪西 ",所謂的rude阿揪西,指的是在地鐵前等車
看不到妳排隊,直接插隊得理直氣壯的;腿開得很開,硬是撐開兩三人九十度位置,卻對站立的其他人;走在妳後面撞到妳,反而對妳不耐煩的「嘖!」了很大一聲的;也有某次我和小八坐在地鐵椅子上,小八在一旁打瞌睡,一個阿揪西就過來戳戳她的腳,說「他是男生吧!」我說「她是女生」,他又不死心說「男生啦」....這樣的貿然阿揪西。

跟身邊不同韓國朋友們討論的,也是種種關於如何對抗目中無"人"的rude阿揪西策略(註:人指的是女性,尤其是無存在感的年輕女性)。我甚至在剛來的這幾天裡一直盤算想寫個「對抗rude阿揪西的一百種方法」全集之類的文章咧。